观点报告
中金发布报告:AI 深度赋能法律行业,开启智能化变革新篇
2024 年 3 月 27 日,中金公司研究团队发布《AI 十年展望 (十八):AI + 法律,法律智能化与创新》报告。报告指出,国内大模型公司长上下文窗口技术突破,法律场景作为长文本重要应用领域,AI 发展前景广阔,法律垂类大模型成为关键发展方向。
法律科技行业历经三个发展阶段,正处于以 AI 算法和数据分析决策为重点的 3.0 阶段。全球法律科技市场规模预计 2019 - 2025 年复合增速 6.4%,国内 AI + 法律主要落地于法院和律所。
通用大模型虽能应用于法律场景,但存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可信风险、数据隐私安全等问题。法律垂类大模型通过专业数据集微调通用大模型,提升指示词质量,精准解决法律问题。
海外 AI + 法律应用以 2B 模式为主,面向律师和公司法务团队,采用许可证和 SaaS 收费模式。2023 年海外法律科技公司融资活跃,如 Harvey 获多轮融资,Casetext 被收购,其虚拟法务助手功能全面,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国内企业积极推进法律信息化建设,华宇软件、通达海等与大模型厂商合作推出相关产品。不过,国内法律垂类大模型面临落地应用不及预期和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斯坦福发布《2025 年 AI 指数报告》,揭示全球 AI 发展关键趋势
近日,斯坦福大学 HAI 研究中心发布《2025 年 AI 指数报告》。该报告全面分析 AI 硬件、技术性能、应用发展、政策治理等方面,是全球 AI 领域极具深度与权威性的报告之一。

中美大模型竞赛态势:从数量看,2024 年美国推出 40 个知名模型,中国有 15 个,欧洲仅 3 个(均来自法国),且模型多源于行业。但在质量上,中国模型进步显著,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2 月,中美顶级模型性能差距从 9.26% 缩小至 1.70%。
模型训练成本与效率:模型训练成本普遍上升,谷歌 Gemini 1.0 Ultra 训练成本约 1.92 亿美元。不过,硬件成本下降、性能提升、能源效率提高,使得推理成本大幅降低,如每百万 token 成本从 20 美元降至 0.07 美元。中国 DeepSeek 声称仅用 600 万美元就训练出有竞争力的大模型,引发行业关注与质疑。

AI 的环境影响:尽管能源效率有所提升,但 AI 数据中心耗电量上升,碳排放量巨大。例如 Meta 的 Llama3.1 训练排放约 8930 吨二氧化碳,相当于 496 个美国人一年的碳排放量,促使 AI 公司寻求核能等无碳能源。
数据共享面临挑战:生成式 AI 依赖大量互联网数据训练,然而网站为保护自身利益,通过 robots.txt 文件限制数据抓取,目前顶级网络域名 48% 的数据已被完全限制访问,数据峰值与数据耗尽问题引发担忧。
AI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AI 在医学领域备受关注,不少基础模型助力科研,OpenAI 的推理模型 o1 在 MedQA 基准测试中取得 96% 的高分,但在实际应用中尚未产生重大影响。
公众对 AI 的态度:全球调查显示,多数人对 AI 发展持乐观态度。60% 的受访者认为 AI 会改变工作方式,仅 36% 预计会被取代。
原版报告:https://hai-production.s3.amazonaws.com/files/hai_ai_index_report_2025.pdf
马云:科技人员的责任是让AI更懂人类,更好地服务人类
4月10日,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在杭州云谷园区举行,马云到场发表演讲。他表示,高科技绝不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应该呵护人间烟火。科技人员的责任,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是让AI更懂人类、更好地服务人类。
马云说,今天阿里云的资源和技术人才,既是发展云计算和AI的信心所在,更是责任所在。“科技的意义是要让人类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是让所有的普通人从中受益。”
他还强调,“我们不是去追求让机器像人,而是让机器去理解人类,像人类一样去思考,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在他看来,未来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是应该让AI解放人类,更懂人类,服务好人类。
政策动向
2025年全国大模型算法备案奖励补贴政策重磅发布,最高补贴5000万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与算法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核心动力。为规范技术应用并鼓励企业合规发展,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大模型算法备案奖励补贴政策,最高补贴金额可达5000万元。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有3234个算法备案和407个大模型备案,覆盖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大模型备案和算法备案是国家为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推荐服务而设立的重要制度。通过备案,企业需披露技术细节,确保数据安全和算法透明,从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保障用户权益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从区域分布来看,各省市在大模型和算法备案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欧盟押注“超级工厂”,以期在AI竞赛中赶上中美
4月9日,据财联社消息,欧盟表示将把重点放在建设人工智能数据和计算基础设施上,并使企业更容易遵守监管规定,以便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赶上美国和中国。
欧盟委员会表示,希望开发一个所谓的人工智能超级工厂网络,以帮助企业训练最复杂的模型。这些工厂将配备大约10万个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大约是目前正在建立的人工智能工厂安装数量的四倍。
美国商务部扩大实体名单以应对中国的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威胁
2025年3月2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将80个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中国、阿联酋、南非、伊朗、中国台湾等地的组织,旨在加强美国国家安全。措施包括限制中国获取和开发高性能计算和量子技术,阻碍中国高超音速武器计划,并中断伊朗无人机及相关防御物品的采购。BIS还针对与南非飞行学院(TFASA)相关的实体,阻止其使用美国商品训练中国军队。此外,修改了Dart Aviation在多个国家的实体清单信息。
美悄然豁免部分消费电子产品关税,苹果等科技巨头或受益
当地时间 4 月 11 日晚,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公告,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智能手机、路由器及部分电脑等产品不再纳入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 125%“对等关税” 范围。符合美国《协调关税税则》分类的关键技术产品可获豁免,进口商申报需注明,4 月 5 日后通关商品,企业 10 日内完成申报更正。
产品是否适用非 “对等关税” 框架的 20% 税率未知,此举可缓解美国消费者涨价压力,利好苹果、三星等科技巨头。分析师称此为关税政策 “大转弯”,高额关税将使消费者承受 15%-20% 价格涨幅,企业成本剧增。
苹果受冲击大,美国是 iPhone 主要市场,其 80% 的 iPhone 由中国制造。为应对关税,苹果从印度空运大量 iPhone。受关税消息影响,苹果股价 4 月初大跌,华尔街波动加剧。
因美国贸易政策反复,后续关税政策或调整,豁免政策中 “美国成分≥20%” 条款认定复杂,企业挑战仍在。
产业动态
Kingsley Napley与AI公司合作,开发知识管理工具
英国律所Kingsley Napley宣布与行为科学AI公司Let’s Think合作,开发知识管理工具The Knowledge Exchange,系统化捕获资深律师的隐性决策逻辑。通过AI对话界面与机器学习,将诉讼经验编码为可共享的“律所知识大脑”,解决行业普遍存在的经验流失与培训低效问题。工具试点由六名资深律师启动,预计年底全所推广。
Harvey与安理・谢尔曼合作推出法律AI工具
安理・谢尔曼(A&O Shearman)与法律AI初创公司Harvey达成合作,共同推出一款新型法律AI工具。该工具专注于反垄断、网络安全、贷款审查和基金设立等高价值且需要资深律师参与的业务领域,旨在通过AI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利润率。此外,安理・谢尔曼还计划将该工具推向市场,向其他律所及客户销售
富而德与谷歌云合作部署生成式AI
国际知名律所富而德(Freshfields)宣布与谷歌云(Google Cloud)达成多年期战略合作。富而德将在全所范围部署谷歌的AI工具Gemini及协作平台Google Workspace,并利用Vertex AI开发定制化的法律流程解决方案,包括其自研的尽职调查工具Dynamic Due Diligence。此次合作旨在通过整合谷歌的生成式AI能力提升客户协作效率,同时维持与微软产品的兼容性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亚马逊 CEO 力挺千亿 AI 投资计划:不砸钱就会被淘汰
美国当地时间周四,亚马逊 CEO 安迪・贾西发布 2024 年度致股东信,力挺 2025 年约 1000 亿美元的 AI 投资计划,称这是重塑行业的 “千载难逢机遇”,且公司 AI 收入同比增长达三位数,年收入运行率达数十亿美元。
贾西指出,亚马逊云科技 Trainium2 芯片性价比超普通 GPU 30%-40%。公司内部正开发超 1000 个生成式 AI 应用,覆盖多领域。AWS 加速构建 AI 开发组件,如 Trainium 芯片、SageMaker 和 Bedrock 服务等。
尽管 AI 芯片成本高、回报周期长,但长远看回报可观。贾西预测 AI 使用成本将降,推理服务未来将成成本大头。从行业看,该投资计划规模超 Alphabet 与微软。目前,亚马逊已推出一系列 AI 产品并升级 Alexa 语音助手 。
阿里国际推新计划争抢头部AI人才,面试通过可反选项目和团队
4 月 7 日消息,阿里国际招聘官网显示,2026 届校招中 AI 岗位占比达 80%,覆盖 AI 算法、研发、产品经理等。同时,启动全球头部 AI 人才培养计划 “Bravo 102”,打破传统校招,面试通过者可自主选择项目与团队。
过去一年,作为阿里海外电商业务集团,阿里国际借 AI 实现诸多突破。推出全球首个外贸 AI 搜索引擎 “Accio”,并借助 AI 和 Agent 升级 AliExpress 等国际电商平台,调用量激增百倍,对 AI 人才需求剧增。“Bravo 102” 计划设立算法、数据、研发等五类岗位,助力校招生拓宽职业发展。
这是阿里 AI 战略的重要布局。集团 CEO 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将围绕 AI 战略,重点投入 AI 与云计算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业务 AI 转型。2 月 24 日,阿里公告计划三年投入至少 3800 亿元建设云计算和 AI 基础设施。
阿里集团各部门均在积极推进 AI 人才招募。有消息称,2025 年各部门绩效将与利用 AI 促增长挂钩,核心电商部门积极采用 AI 技术,与通义千问团队协作开发功能。阿里云也开启大规模校招,3 月底面向全球顶尖高校招募 AI 人才,通过 A Star 和 Al Clouder 项目,为优秀毕业生提供优厚待遇。
当下,国内科技企业对 AI 人才竞争激烈,薪资水涨船高。一线城市资深 AI 算法工程师年薪 80 万 - 150 万元,研发工程师年薪 50 万 - 100 万元。巨大人才缺口与高成本,成为科技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智谱开源免费AI智能体
3月31日,智谱在2025中关村论坛上发布智能体(Agent)“AutoGLM沉思”,能一边进行复杂思考,一边执行操作。例如能打开并浏览网页,完成从数据检索、分析到生成报告。智谱介绍,AutoGLM沉思背后是智谱GLM全栈自研大模型,包括推理模型GLM-Z1-Air和基座模型GLM-4-Air0414,前者性能达到DeepSeek-R1水平,速度提升最高8倍,价格仅需DeepSeek-R1的1/30。智谱称上述模型将于4月14日开源,并于近期陆续上线。
OpenAI 启动先锋计划,旨在重塑 AI 模型评分体系
OpenAI 近日宣布启动“先锋计划”(OpenAI Pioneers Program),旨在改进当前 AI 模型的评估方式。目前,许多 AI 基准测试存在缺陷,例如过于关注晦涩任务或容易被操纵,无法真实反映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表现。这一问题在近期 LM Arena 和 Meta 的 Maverick 模型争议中尤为凸显。
通过先锋计划,OpenAI 将与法律、金融、保险、医疗保健和会计等行业的公司合作,开发特定领域的基准测试。这些测试将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团队在高风险环境中更好地评估模型性能。未来几个月内,OpenAI 将公开这些基准测试,并提供“行业特定”的评估工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