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动向
全球首部!欧盟《人工智能法案》8月1日正式生效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法案标志着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AI)的法规出台,体现了欧盟在规范AI技术应用方面的里程碑式进展。
全面监管体系:该法案旨在确保在欧盟境内开发和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是值得信赖的,并为保护个人基本权利提供保障。它建立了统一的AI内部市场,鼓励技术的采用,同时为创新和投资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风险分级制度:根据人工智能系统的潜在风险,将其分为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监管强度。这涵盖了从最低风险的AI系统,如推荐算法和垃圾邮件过滤器,到高风险应用,如用于招聘和面向儿童的技术,后者需要遵守更严格的透明度和数据准确性要求。
法律责任与处罚:对违反法案规定的公司,欧盟有权处以高达其全球年营业额7%的罚款。这表明了欧盟对确保AI系统合规性和责任追究的严肃态度。
产业动态
全国首家律政产业园落地!
全国首家综合性律政产业园——玄武律政中心在南京正式落地,旨在整合律政资源,打造法治新名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互联,激发市场活力。
律政中心计划形成全链条、一站式、信息化的律政服务,为入驻企业及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提升营商环境。目标包括创建律政服务信息化交互平台,孵化律政创新创业,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研发律政服务产品。
目前已有包括知名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知识产权、金融机构在内的多家机构入驻。全省首家内地香港联营律所法德东恒柯伍陈(南京)律师事务所也将落户于此。
免费试用34款法律科技产品,法律科技大赛火热进行中
“2024年度最受上海律师欢迎的法律科技产品大赛”自开幕以来,越来越多的法律科技产品已登陆“东方律师网”以及“上海律师”APP,供上海律协会员免费试用。
截至目前,开放免费试用的法律科技产品已达34款,相关产品涵盖律所/团队管理、大模型、合同审查、检索查询、市场营销、特定场景应用等多个领域。
2024 上半年,融资金额最高的法律科技公司
①诉讼科技
Steno 是一家提供法律支持和法院报告服务的科技公司,于2024年5月宣布完成了46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同时,Steno 还推出一个名为 Transcript Genius 的 AI 工具,可以支持律师对法院笔录进行语义搜索,通过问答与之互动并提供证词摘要,从而更好地提炼案件事实。
②CLM(合同生命周期管理)
Luminance 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法律科技初创公司,专注于开发大型语言模型来自动化法律流程。2024年4月,该公司宣布完成了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其提供的服务包括合同审查和谈判。一年前,Luminance推出了一个名为“Ask Lumi”的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并嵌入了其合同生命周期管理(CLM)平台。
③数据隐私
Transcend 是一家数据隐私合规服务商,于2024年5月28日宣布完成了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Transcend 计划利用这笔资金持续赢得客户、扩展其隐私和人工智能治理产品套件,并满足市场对现代隐私技术的需求。Transcend 成立于2017年,由Ben Brook(CEO)和Mike Farrell(CTO)联合创立,专注于为大型企业提供数据隐私和人工智能治理平台,其平台整合了包括本地安全网关、端到端加密(E2EE)等在内的行业标准数据保护措施。
④流程自动化
Proof Technologies 是一家专注于流程服务和电子归档技术的公司,它在1月份宣布完成了304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公司计划使用这笔资金来加速收入增长、扩大电子归档能力、加强与法律行业案件管理软件的集成,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创造额外的效率 。目前,超过5000家律师事务所和政府机构使用该平台每月交付或电子归档近20,000份文件 。
⑤监管合规
Norm AI 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客户遵守法律法规的监管合规公司,它在2024年6月宣布完成了2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Norm AI 成立于2023年,其人工智能平台能够将法规转换成计算机代码,并创建名为监管人工智能代理的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合规分析,提高效率、全面性和准确性。
巴黎奥运会上线多项AI应用
今年4月,国际奥委会发布了《奥林匹克AI议程》,提出了国际奥委会引领全球体育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计划的框架,加入了全球利用AI技术的大潮。
巴黎奥运会采用阿里巴巴通义大模型等AI技术,实现赛事解说、360度直播、“子弹时间”特效,增强观众体验。AI体育平台自动标记、搜索和生成高光时刻,提高内容制作效率。中国科技公司如百度、联想、商汤科技,为国家队提供训练支持和数据分析,优化竞技策略。智能装备如内置芯片的足球和柔道垫,实时监测运动数据,提升裁判判罚准确性。AI正深度融入体育,革新训练、比赛和观赛体验。
IBM人工智能业务订单激增,主要是关于AI方面的咨询
IBM在其2024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中显示,公司的人工智能(AI)业务订单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客户对于AI咨询服务的旺盛需求。IBM的软件部门收入增长了7%,达到67亿美元,AI技术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大约四分之三的AI业务订单来自于咨询服务,这表明IBM在提供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策略规划和实施指导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
IBM的AI业务增长可以归结为两大驱动力:一是咨询服务,二是软件产品。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IBM在AI领域的业绩增长。市场对IBM的AI业务前景持乐观态度,导致其股价在盘前和盘后交易中大幅上涨。
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央视网报道,截止今年 6 月底,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同比翻倍增长,全国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比重超 30%,算力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在上海、呼和浩特等地建成万卡集群,初步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多地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北京发布“人工智能 +”行动计划,将围绕多领域形成大模型行业应用新生态,到 2025 年底力争有多项成果。到 2025 年,上海要在机器人产业实现“十百千”突破。例如: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的大幅增长,显示了我国在算力领域的快速发展。像北京和上海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规划,体现了各地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努力在新兴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19个新职业“入编”,生成式AI系统应用员正式成为国家认定职业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最新职业分类调整结果,网络主播、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和生成式 AI 系统应用员成为新职业。截至 2024 年 5 月底,中国网络主播账户超 1.8 亿,但 90%年收入不足 5000 元,行业收入分配不均。新政策为网络主播带来职业培训补贴等福利,提升其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专家认为此举利于规范行业发展和为数字经济注入新活力,但如何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关注行业收入分配问题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仍需相关部门深入考虑。
观点报告
AI时代第一个被淘汰的律所岗位与AI无关?
近日,智合研究院发布文章,探讨AI大语言模型发展对律师行业的影响,特别是对律所内部某些职位的冲击:
①AI对律师职位的影响:自Open AI发布Chat GPT以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律师们的担忧,担心自己的职位可能被AI取代。然而,许多成熟的律师已经找到了在AI时代的新定位,即利用AI作为工具,而不是被其取代。
②法律顾问职位的危机:在美国律所200强中,法律顾问的聘任量在两年内下降了1/3,这一职位似乎正在被非股权合伙人取代。法律顾问通常是一个过渡性职位,用于资深律师成为合伙人之前的考察,或者给予那些不太可能成为合伙人的资深律师。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市场风向的转变,律所更注重横向招聘最头部合伙人层级,而法律顾问的“造雨”能力不足。
③法律顾问被替代的经济因素:随着合伙人薪酬的上涨,高级合伙人和法律顾问之间的薪酬重叠给律所带来了挑战;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律所不得不为最优秀的合伙人支付更高报酬,同时新入职律师的起薪也在不断上调,增加了律所的人力成本;除了人力成本,律所还面临着办公空间成本的上升。尽管一些公司在缩减办公空间,但许多律所仍在扩租。
④国内律所的情况:尽管国外律所中顾问职位受到冲击,但国内律所的情况可能不同。国内律所对公司制的应用不如英美律所广泛,且许多律所采取提成制,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⑤顾问职位的未来:文章最后提出,定义和定位“顾问”职位比考虑如何汰换它更为重要。顾问职位的存在和必要性仍然是律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生成式 AI 商业落地白皮书》为 CXO 答疑解惑
《生成式 AI 商业落地白皮书》是由火山引擎、InfoQ 研究中心和 RollingAI 共同编写的,旨在帮助企业理解和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①企业采用生成式 AI 的进展:21% 的企业已开始小范围试点应用生成式 AI。26.3% 的企业正在大范围推广生成式 AI。6.4% 的企业已将生成式 AI 整合到整体战略转型中。19% 的企业进行了生成式 AI 的培训或分享。34% 的企业已有专门团队负责生成式 AI 落地,其中 9% 配备了预算。
②企业 CXO 层级期望的商业价值:42% 认为应实现运营成本降低。32% 选择提升运营效率。预计成本缩减和效率提升均超过 10% 的分别占 37% 和 26%。提供个性化服务、数据分析、知识库建设及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也是重要目标。
③热门落地场景:营销领域,63% 的企业应用了生成式 AI。销售领域,62% 的企业投入研究。IT 领域,48% 的企业引入生成式 AI。
④关键场景的投入产出:《Gen-AI 240 应用全场景地图》提供了涵盖 12 个行业的 240 个关键场景的分析,基于投资、收益和风险评估。
⑤企业落地生成式 AI 时存在的挑战
《人脸识别产业法律治理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人脸识别产业法律治理研究报告》。编写单位代表分别对报告进行解读,并发布“人脸识别产业治理倡议”。
报告立基于产业生态治理思路,强调三维视角的整全性治理,包括主体角色分工、细化义务责任和关注生成合成应用场景。报告有深入产业实践、具备国际视野、立足中国经验等亮点,涵盖人脸识别产业的生态图谱、治理经验、法律治理图景和最佳实践等内容。
国际劳工组织:人工智能将导致拉丁美洲多近5%工作被替代
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就业市场可能面临人工智能(AI)的双重挑战与机遇。
该地区2%至5%的工作岗位面临被AI完全自动化的风险,尤其是正规部门的女性和年轻工人,他们面临的任务被AI取代的风险更大。由于非正规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低薪工作,该地区的工人可能更加脆弱。数字基础设施的差距和其他不平等现象可能会限制AI在该地区的潜在影响。此外,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26%至38%的工作可能会接触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受益。
-完-
关 | 联 | 阅 | 读
RELEVANCE READING
法律科技简讯丨AI大模型参加高考,理科只过二本线;万能钥匙让大模型安全护栏完全失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8月1日生效
法律科技简讯丨中国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2023年下半年中国智算服务市场规模超百亿;2024WAIC圆桌对话聊什么
法律科技简讯丨OpenAI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中国登顶全球开源大模型第一;法律行业大模型与律师数智化转型实战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