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定期与您分享全球法律科技行业资讯

本期速览

国外资讯
1.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丨《构建网络安全与隐私学习计划草案》
2.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丨认定人工智能无署名权
3. 哈佛大学丨将ChatGPT等生成式AI用于教学,并发布使用指南
4. 273 Ventures丨首个用于构建合规AI模型的大型法律数据集
5. Troutman Pepper 律所丨推出专有版本的生成式 AI 机器人「Athena」
国内资讯
1. 《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2. 《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内容标识方法》
3. 《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和评测办法(征求意见稿)》
4. 智能法律科技发展论坛——促进机器人与法的良性互动
5. AI赋能司法丨首届泉城智能司法科技论坛即将召开
6. 得理科技亮相“科创中国”,发布“得理智慧法律系统”

简讯速递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构建网络安全与隐私学习计划草案》
2023年8月28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构建网络安全与隐私学习计划草案》(Building a Cybersecurity and Privacy Learning Program)。文件引入生命周期模型,以指引联邦机构和组织构建网络安全和隐私学习计划。文件澄清了网络安全与隐私之间的关系,网络安全计划负责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以及操作技术免遭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中断、修改或破坏,而隐私学习计划负责管理与整个信息生命周期数据处理相关的个人风险,以便提供可预测性、可管理性和分离性。
来源:NIST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认定人工智能无署名权
2023年8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对斯蒂芬·塞勒诉希拉·波尔马特一案作出判决,重申美国版权办公室三月份的决定并认定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不具有可版权性,是美国首个为人工智能生成艺术设定法律保护界限的判决。
2022年6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公司Imagination Engines的创始人塞勒因美国版权办公室拒绝其使用机器生成的绘画作品的版权申请而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美国版权办公室认为作品必须是人类思想的产物,并据此拒绝对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给予版权保护。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支持美国版权办公室的决定,塞勒将提起上诉。
来源: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
哈佛大学将ChatGPT等生成式AI用于教学,并发布使用指南

9月2日,哈佛大学最大的学术学院——文理学院,发布了关于在课堂中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的使用指南。帮助老师、学生以安全、可靠地方式使用生成式AI产品。
为了防止数据泄露、用户隐私等问题,哈佛大学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名叫“AI Sandbox”的工具,可以访问目前多个流行的生成式AI聊天产品,并且确保数据是安全可控的,不会被第三方搜集用于训练AI模型。
来源:AIGC开放社区
273 Ventures推出首个用于构建合规AI模型的大型法律数据集
8月22日消息,法律科技公司 273 Ventures 推出了一个数据集,用于构建合规的AI模型,其中包含150B token的基础法律、监管和金融文本。
随着AI和机器学习在法律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高质量法律数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新的法律数据集包含了大量的法规、判例法和法律文章等数据,涵盖了各种法律领域和主题。这些数据已经经过专业的清洗和处理,可供组织用于训练嵌入模型,或者作为训练或微调混合模型或生成式模型的一部分。
来源:legaltechnology
Troutman Pepper 律所推出专有版本的生成式 AI 机器「Athena」
8 月 22 日,Troutman Pepper Hamilton Sanders 律所宣布推出一个名为「Athena」的生成式 AI 机器人,帮助简化律师的工作流程,并协助处理一些行政事务。比如根据客户笔记撰写会议摘要,从笔记中检索关键要点,并指派利益相关者管理特定项目。此外,Athena 还可以为律师和公司的网站撰写博客文章的初稿。
据了解,这款产品使用了微软 Azure OpenAI 服务的 GPT-3.5-Turbo 大模型(该模型于 8 月 23 日开放微调)—— 该服务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客户数据不会传输给 OpenAI,以避免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
来源:troutmanpepper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旨在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若干措施》明确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若干措施》要求,鼓励各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青年科技人才自主设立科研项目,由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领衔承担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
来源:中国政府网
信安标委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内容标识方法》
2023年8月25日,信安标委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内容标识方法》。文件围绕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四类生成内容给出内容标识方法,可用于指导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由人工智能生成图片、视频时,应采用在画面中添加提示文字的方式进行标识。由人工智能生成图片、音频、视频时,应在生成内容中添加隐式水印标识,隐式水印标识中至少包含服务提供者名称,也可包含内容ID等其他内容。
来源: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和评测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8月21日,2023年8月21日,智慧司法技术总师系统、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发布了行业首个《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和测评方法(征求意见稿)》,旨在推动法律大模型的研发、评测和应用的规范化。
作为行业首个《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和测评方法(征求意见稿)》,其涵盖法律大模型能力体系、评估指标、测评方法、典型应用场景等内容,适用于法律大模型系统测试的设计和实施等任务场景。在评测方法内容中,针对特定任务,意见稿提出需从功能、性能、安全、质量四个方面共12项指标,为法律大模型测评提供各项指标的选择、评分和计算方法,最终获得该项任务的性能测评结果。
来源: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
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会 “智能法律科技发展论坛——促进机器人与法的良性互动”专题论坛圆满结束
8月19日下午,世界机器人大会“智能法律科技发展论坛——促进机器人与法的良性互动”专题论坛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人工智能法专委会承办,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协办,并得到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蒋勇律师专项基金支持。
论坛上宣读了《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多元共治的倡议》。倡议包括多元共治、伦理文明、知识产权、数据质量、自我监督和社会教育六方面的内容。
此外,论坛公布了智能法律科技典型案例入选结果,典型案例共同的特点是创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改造传统法律服务模式,在智能法律科技行业发展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
AI赋能司法 | 首届泉城智能司法科技论坛即将召开
清华大学互联网司法研究院联合泉城实验室、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基础模型研究中心,将于9月16日在山东济南共同举办首届“泉城智能司法科技论坛",本次论坛将邀请来自司法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人工智能前沿的专家学者和智能司法产业界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生成式AI在智能司法场景的前沿技术、应用实践和风险应对方案。请关注清华大学互联网司法研究院进行报名。
来源:清华大学互联网司法研究院
得理科技亮相“科创中国”,发布“得理智慧法律系统”
8月30日,“科创中国”企业家论坛在深圳福田举行。论坛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办。在论坛新型科研机构助力“20+8”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发布仪式上,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发布其基于大模型开发的“AI+法律”得理智慧法律系统。
据了解,得理科技从201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软件开发和实践,主要基于法律大模型开发了智慧法律,为用户提供AI+法律的解决方案。得理智慧法律系统将建立起智慧法律服务的全域场景,划分为四个板块,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是智能法律领域的重要突破。
来源:得理法律数据
往期内容
法律科技简讯速递 | 麦肯锡发布《2023年AI现状:生成式AI的爆发之年》;福布斯发布 2023 年云计算 100 强榜单
法律科技简讯速递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谷歌机器人版ChatGPT;《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