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技不仅预示着未来,更深刻地影响着当下。数智化在过去几年中对传统法律行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国内外众多大型律师事务所陆续自主建立法律科技团队或与法律科技公司合作探索数智化时代律师工作新方式,无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办案,还是律师团队采用的数字化办公模式,都是律所数智化变革的明显标志。然而,传统律师行业在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层文职岗位的减少、同业并购潮带来的律所生存危机、案件数量的激增与标的额的缩水、以及律师团队面临的“冻职降薪”困境,这些都是法律从业者正在亲身经历的严峻现实。因此,律所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成功实现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律师行业数智化变革与转型”系列专题文章,深度解析数智化改革的前沿议题,以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为主线,以宏观趋势为导向,全面探讨数智化时代律师工作的各个层面,为读者揭示数智化时代律师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丨贺倩明
深圳得理科技创始人
建纬(深圳)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
作者丨郝梓豪
深圳得理科技法律研究员
开篇明义,律所数智化变革涉及利用法律AI科技实现律所的数字化转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律所赋能,从而向其客户提供更便捷、优质、个性化的法律服务,最终完成向数智化律所的转型。律所数字化办公已非新鲜事。市场上众多软件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数字化办公的基本需求,比如通过企业微信的在线文档功能实现文书的协同作业,这只是数字化办公的初步实践。在国内,部分律所已初步具备数字化办公能力,但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律所尚属少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以AI为主导的数智化变革正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法律行业是否真正步入了“数智化时代”,则需要我们从多角度综合考量,尤其是要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法律AI技术在律师工作中的替代潜力。
根据知名金融机构高盛发布的《2023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巨大影响》报告显示,全世界接近三分之二的工作具有被AI自动化(automation)替代完成的可能,而美国法律行业中44%的工作可以被AI取代,并且法律行业40%的从业者将会因AI而面临被解雇的风险[1]。
就律师工作总量而言,根据世界著名法律服务公司Clio发布的《2024法律趋势报告》[2],律师74%的日常工作可以被AI取代;如从律师工作内容划分,下列细分的工作内容存在被AI取代的风险,其中部分工作在部分法律服务机构中正在或已经被AI取代[3]:
(1) 文书撰写类工作(其中86%的工作可被AI取代):包括但不限于准备简单的诉讼文书、与客户间的邮件交流工作、行政类格式化文书等;
(2) 信息搜集类工作(其中70%的工作可被AI取代):包括但不限于检查法律数据、通过研究法律法规确定法律后果、检索类案、汇总证据等;
(3) 分析数据类工作(其中69%的工作可以被AI取代):包括但不限于根据过往案例分析案件结果等;
综上,目前法律行业已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数智化时代。下文拟就律所数智化变革的整体趋势、转型内容及转型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
01
整体趋势
Trends of Intelligentization
人工智能的兴起如同风暴般席卷全球,其影响力遍及医药技术、聊天机器人、全球供应链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改变任何行业的潜力[4]。正如国际知名律所霍金路伟(Hogan Lovells)在其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趋势报告》中所述,法律行业作为服务全领域的传统服务行业,其工作方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AI的全方位影响。例如,过去需要耗费数十小时翻译的法律文书,现在仅需几十秒即可完成翻译初稿,经律师审核后即可定稿并交付;在批量诉讼业务中,原本需要一小时完成的工作,在AI辅助法律文书撰写和数据化文件协同办公功能的支持下,已可缩短至十分钟以内完成,此外,AI能够完成案件文书起草阶段到提交立案阶段的全部工作,并同时保证团队成员间的精准协同达到高效管理大量案件的效果。因此,数智化办公正逐步革新律师行业“刀耕火种”的传统工作模式,并引领行业逐步向“精耕细作”的工作模式迈进。
此外,数智化变革对律所的营收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北美知名法律服务公司Clio发布的《2024年个人及中小律所法律趋势报告》[5]中指出,在AI逐渐应用的当下,法律科技正导致律师行业的整体变革。该报告选取工时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即律师每日(以八小时工作制为准)可向客户开具账单的工时占整体工作时长的比率,作为量化分析的参考维度,展现法律科技对律所营收方面的实际影响。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3年期间,个人律所与中小型律所的工时利用率均有缓慢提升,两者2023年的数据相较于2016年分别上涨了3%与5%;而大型律所,作为法律科技的先行者,其工时利用率增长量高达12%。这三组数据证明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采用数智化系统办公的律所在相同的时间内实现了更高的业绩目标,提高了工时利用率,增强营收效能。
在细分领域层面,律所的数智化变革可通过分析律所业务、营收等信息,对法律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精准预测,将有益于法律从业者认识、把握行业发展规律。例如,在经济下行的宏观趋势下,法律AI通过对潜在商机的精确捕捉,能够助力中小律所拓展案源;又比如,对于以往从事传统诉讼法律服务的律师,其可以通过数智化系统对市场中潜在的商机及法律咨询进行汇总,以探索适合团队发展的新业务领域,如企业合规、债务重组等。数智化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律所的业务拓展能力,也为律师提供了宝贵的决策支持,使得律所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自己的业务领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国内,律所数智化的不是这几年兴起的概念。许多大型律所及科技厂商在数年前便开启了法律数智化产品的研发,其中最为主要的即为数智化律所管理软件以及法律垂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发。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律所也慢慢采用了数智化律所系统。据市场调研观察,采用数智化系统不单是律所的创新之举,而更是为与国家司法数智化进程保持一致的战略投入,例如在中央层面,最高人民法院于2022年12月9日发布了《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6],该文件强调加强人工智能全流程辅助办案、辅助事务性工作、司法管理、服务多元解纷并不断拓宽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场景和范围等重要举措;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也于2024年7月份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7],进一步推进了司法数智化大进程的发展。
从政策到实践,律所数智化时代的步伐已不可阻挡。在数智化变革的大潮中,国内律师事务所需提前谋划,明确转型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方能把握主动,精准施策。
02
转型内容
Transformation
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律师人数已接近75万,其中大多数从业人员均来自中小型律师事务所。除了少数大型律师事务所已经或者正在建立数智化系统,绝大多数律师事务所数智化转型还是处于从0到1的阶段。而数智化变革将会为我国的律师事务所带来以下重要转变:
# 1
组织管理的数智化转型
(1) 建立数智化转型领导小组,保证跨部门协作
数智化转型领导小组应当由律所合伙人或高级管理人员牵头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则应当来自于不同部门,以确保数智化转型得到各部门的全面支持。
(2)优化组织结构,明确部门权责
进行数字化变革还需要对律所组织架构从部门设定、权责划分上进行调整,具体表现为:
设立数字化部门:成立专门的数字化部门,负责数字化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管理;
明确部门权责:明晰数字化部门的职责,赋予数字化部门在组织中较高的决策权;
打破部门壁垒:打破传统部门之间的壁垒,鼓励跨部门协作,提升律所整体工作效率,实现效益增收。
(3)培养数字化人才,构建人才梯队
结合律所现有人力资源及外部专业人才资源,进行数字化人才梯队建设,为数智化建设提供基础人才保障。
人才盘点:评估现有员工的数字化办公能力,开展强针对性的数智化技能培训;
引入外部人才:引入具备数字化、IT背景的专业人才,补充团队力量;
建立人才梯队:培养一批数字化人才,为律所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4)构建数字化文化,让数字化办公方式深入人心
营造善于创新的律所氛围,需要着重培养律所工作人员的数字化办公意识,因此培养律所数字化文化先当关键:
鼓励创新: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
营造开放氛围:建立开放透明的沟通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
持续学习: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需要。
(5) 搭建律所数字化平台
数智化律所的搭建首先需要依托于数字化平台,并在转型过程中积累原始数据并与云端海量大数据共同形成基于律所业务特色的数智化系统,对于0基础的传统律所而言,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搭建统一平台: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工作平台,整合律所目前存在的各种业务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配置云计算应用:利用云计算技术,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实现云端部署,形成律所专属的数据资产,使所内律师能够实现云端办公;
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确保客户信息、案件信息安全。
# 2
业务流程的数智化转型
基于律所的组织架构的合理调整,律所业务流程将进入数智化阶段。业务流程数智化旨在优化传统法律服务流程,提升案件推进效率,并同时增强客户体验。具体可以氛围案件管理、知识管理以及财务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三方面:
(1) 案件管理数字化
案件生命周期管理: 律师借助案件可视化系统,能够实现案件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从案件立卷、诉讼跟踪,到执行推进至最终结案,各个环节均可在数字化平台上高效运作,确保管理的规范性与透明度;
智能文档管理: 通过应用OCR技术,将纸质文档高效转换为数字格式,并实现智能化分类与检索,便于律师快速定位关键资料;
任务自动化: 平台内置的文书自动生成功能(contract automation)将文书起草、尽职调查等重复性、标准化任务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分析: 通过对历史案件数据的深入分析,总结裁判规律,预测案件发展趋势,为案件处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2) 知识管理数字化转型
法律知识库建设:通过整合平台数据库与本地资源,构建全面覆盖法律法规、案例的法律知识库,为法律实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知识共享平台: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促进律师之间的经验与知识交流,实现专业智慧的共享与传承;
智能搜索:运用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实现对所需法律信息的快速检索,提升法律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
(3)财务流程数字化转型
电子发票管理:通过电子发票的开具与归档,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财务流程的数字化转型;
费用管理数字化:运用数字化工具,优化费用的在线审批与报销流程,提高费用管理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
财务数据分析: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深入分析,全面掌握律所的经营状况,为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 3
市场拓展的数智化转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的崛起为律师事务所的市场拓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通过将Gen AI与传统营销手段相结合,律师事务所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客户定位、更高效的营销沟通以及更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在竞争激烈的法律市场中脱颖而出。
(1)精准客户定位
Gen AI的应用使得用户画像构建变得更加精细。基于海量数据,包括潜在客户的社交媒体行为、搜索历史和消费习惯等,Gen AI可以构建更加精细的用户画像。这为律师事务所提供了更深入的洞察,使其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此外,Gen AI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还能从大量公开信息中挖掘潜在客户,例如社交媒体上的法律咨询和新闻报道中的法律纠纷等,进一步拓宽客户基础。
(2)高效营销沟通
在精准定位客户的基础上,Gen AI进一步助力律师事务所实现高效的营销沟通。它能够自动生成高质量的营销内容,如博客文章、社交媒体帖子和电子邮件等,这些内容可针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定制,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同时,Gen AI还能根据客户的兴趣和需求,为其推荐相关的法律服务和案例,实现个性化推荐。此外,基于Gen AI的智能客服系统可实现24小时在线,为客户提供快速、准确的法律咨询,极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3)个性化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Gen AI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生成定制化的法律方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Gen AI还能基于历史数据和当前市场情况,预测潜在的法律风险,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服务。
(4)品牌形象塑造
在服务个性化的同时,Gen AI也助力律师事务所塑造品牌形象。它可以帮助律所生成具有吸引力的品牌故事,塑造专业形象。此外,Gen AI还能够促进律所与客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自然互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5)市场洞察
最后,Gen AI在市场洞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及时发现潜在危机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Gen AI还能分析海量数据,洞察市场趋势,帮助律师事务所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把握市场机遇。
# 4
客户服务的数智化转型
Gen AI为律所智能客服系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结合Gen AI技术,律所可以构建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客服系统,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具体包括:
(1)全天候服务:智能客服可以7*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
(2)提高效率:智能客服可以快速响应客户的提问,大大提高服务效率;
(3)降低成本:智能客服可以减少人工客服的数量,降低成本;
(4)个性化服务:智能客服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5)提升客户满意度:智能客服可以提供更优质的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6)在线法律服务平台: 建立在线法律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在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架构依然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松散性,精细化的专业管理分工尚待加强。在大型律所中,合伙人大会通常承担着决策机构的职能,而管委会则负责执行工作。这两个核心机构的成员多由资深律师构成,他们一方面忙于繁重的业务,难以抽出时间关注律所管理;另一方面,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也相对欠缺。因此,对于律师事务所来说,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调整。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深入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为各类律所提供指导和参考。
面对当前律所数智化的宏观趋势,国内律所整体上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03
应对策略
Countermeasures
实现律师事务所的数智化转型,需依据律所的战略定位和规模量身定制。不同规模的律所应制定差异化的战略规划。具体而言,对于五十人以下的中小型律所,应着手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明确战略方向:首先,律所需要明确其数智化转型的战略目标,这包括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客户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等,确定团队业务中法律AI最为适用的环节及内容,如批量文书撰写、文书审查以及内部管理系统等。
(2)业务流程与数智化流程相契合:律所应审视现有的业务流程,并确定哪些流程可以通过数智化技术进行优化。这可能涉及案件管理、文档处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例如诉讼专业化律所应当将诉讼全流程数据化并设置相关跟进配套系统作为首要目标,而非诉业务专业化律所则可以考虑根据业务需求设计符合业务领域的尽职调查软件,极大优化前期尽职调查流程;
(3)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培养律师的数智化思维和技能,培养能够保证法律AI持续稳定输出的法律AI维护人员以及法律+AI专业化的人才;
(4) 数据安全与合规:确保数智化转型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客户隐私和敏感信息的保护。

对于规模超过五十人的大中型律师事务所而言,在考虑数智化转型时,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还需综合考量一系列更广泛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 本地化+云端部署架构:大型律所在数智化转型时可以考虑采用混合云架构,结合本地部署和云端服务的优势,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灵活性,保障客户数据的安全;
(2)规模化的资源投入:由于规模较大,大型律所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数智化转型中,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专门投入到律所自身的法律AI产品优化之上。
(3)定制化解决方案:根据律所的特定需求,开发定制化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复杂的业务需求;
(4)跨部门协作: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律所跨部门的协作和沟通,确保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5)持续优化与迭代:数智化转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估、优化和迭代技术解决方案,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
(6)风险管理:大型律所在数智化转型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使用AI伦理文献等,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指定AI使用的规范化流程。
随着法律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成熟,律师事务所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律师行业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工作模式门槛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主动适应法律科技的发展,才能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占据先机,进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更高品质的法律服务。
*参考资料
[1] Briggs, J., & Kodnani, D. (202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 Potential Significant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Electronic report]. Goldman Sachs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ldmansachs.com/worldwide/greater-china/insights/AI-investments-to-approach-200-billions
[2] Clio. (2024). Legal Trends Report 2024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lio.com/blog/highlights-from-2024-legal-trends-report/[^9^]
[3] Clio. (2024). Legal Trends Report 2024 [Report].Retrieved from https://www.clio.com/blog/highlights-from-2024-legal-trends-report/[^9^]
[4] Hogan Lovells. (202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rends Guide. Retrieved from hoganlovells.com
[5] Clio. (2024). Legal Trends for Solo and Small Law Firms 2024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lio.com/blog/solo-small-law-firms-2024-legal-trends/[^10^], p. 22
[6] 最高人民法院. (2022年12月8日). 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 中国法院网. https://www.chinacourt.org/law/detail/2022/12/id/150461.shtml
[7] 人民法院报. 深圳法院启用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N/OL]. 中国法院网,2024-07-04.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7/id/8012486.shtml
-END-